成都宿新阀门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洋品牌为何这么“牛”?

编辑:成都宿新阀门有限公司  时间:2018/06/26
今年的夏天,随着渤海漏油事件,电梯、家具、豆浆、用油、骨汤以及“汉堡暴晒”和“蛆虫鸡翅”等问题的接连爆出,以康菲公司、奥的斯、肯德基、麦当劳、味千拉面等为代表的跨国企业、洋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遭遇了空前的公关危机。

这些洋品牌的反应却令人玩味:拖延、怠慢、推卸责任、东拉西扯的辩解等,难令国内消费者满意。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市场的洋品牌为啥就能这么“牛”?

从品牌忠诚到品牌迷信

在路易·威登的北京旗舰店,一个帆布包卖到近万元,但门口常有人排队等候,满载而归的顾客脸上似乎都挂着“物有所值”四个字。

就在路易·威登所在的这间高档商场的本土品牌门店里,却多次听见这样的质疑,“就这么点布,洋牌子要卖上千元,这不是抢钱吗”?每当此时,人们总是忍不住为中国品牌叫屈:同样的消费者,为何对待本土品牌与对待洋品牌的态度如此不同!当中国奢侈品消费已跃升为世界第二时,为什么中国品牌没能分到一杯羹?国货就只配卖“白菜价”?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表示,一直以来,很多跨国公司的洋品牌产品在众多消费者心目中是寄予厚望、信任度高、主观接受度高的“高端产品”,对于这些产品,消费者在客观上愿意接受比国内同类型产品更高的溢价,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消费者认为相比国内品牌,洋品牌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更好的产品质量、更严格的标准。而此次一批洋品牌产品接连出现问题,说明消费者在为洋品牌产品或服务支付更高溢价的同时,并没有获得与之相称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这值得关注、值得思考,更值得警醒。

某些国货还难敌洋货泛滥

据海关总署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国内消费者认为,国外奶粉质量优于国内奶粉,大部分消费者选择购买国内生产的进口奶源奶粉或通过网购等方式购买国外原装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国内消费者更加信赖洋奶粉,高端乳制品的可替代性下降,导致洋奶粉的市场地位更加无可撼动,国内乳制品企业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小。致使当前洋奶粉已垄断一线城市市场,美赞臣、雀巢、惠氏等洋品牌已占据国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80%以上的份额。

竞争是保障商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商家会主动地严格把关产品质量,但对于那些已构成行业垄断的洋品牌来说,没有了竞争约束,企业很可能会放松自律要求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同时还能有恃无恐。

事实上,除了乳制品行业,在日化、食品、快餐、食用油、汽车、家用电器等许多与普通消费者密切相关的行业领域都存在着外资洋品牌的垄断现象。对市场的控制,使得洋品牌在出现质量和服务问题后能有更大的处理空间、更小的竞争压力,也助长了其面对消费者质疑时的强势态度。

暴利所驱,洋品牌丑态百出

达芬奇家具原形毕露了,欧典地板、施恩奶粉、法国合生元、美国骆驼鞋、美国加州牛肉面等冒牌洋货也纷纷被揭发出来,但是还有多少假洋品牌隐藏着谁也不知道,而那些国货又为何要“挂洋头”呢?

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橱柜专业委员会会长、衣柜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姚良松表示,“达芬奇家具造假事件”充分暴露了行业内部分不法企业为牟取暴利,而完全无视消费者的权益、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也让消费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家居业存在的某些陷阱,开始变得理性消费起来,看重质量而不再过于看重“洋品牌”。

调查显示,近九成网友认为肯德基的道歉是迫于舆论压力而并非真心。一直以来,肯德基都以健康且富有社会责任的形象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而近日“豆浆门”以及“质量门”的出现,把肯德基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位行业人士表示,毫不夸张地说,是中国托起了肯德基这块牌子。可是如今,就是这个让肯德基笑傲餐饮连锁江湖的地方,却要承受肯德基层出不穷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前有2005年发生的“苏丹红事件”,后有“豆浆门”、“质量门”。肯德基,需要反省。

奥的斯电梯事故也正在发酵和升级,继广州、上海、南京相继出现安全状况外,深圳地铁方面作出了340部奥的斯513MPE电梯全部停运的决定,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更是对各地自动扶梯展开排查,对未按要求消除隐患的,将依法责令停用并从严处理。同样是“洋品牌”,奥的斯电梯和达芬奇家居基本上都犯了同样的毛病,一味从成本出发,或降低质量标准或混淆概念。

监管洋品牌,还需国人共同努力

据了解,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对原产地监管非常严格。即使是GUCCI、LV这样的顶尖奢侈品牌,由东莞代工厂制造,在意大利等欧洲市场销售,也还是清楚地标明“MADEINCHINA”。

反观国内,进口品牌数量很多,各品牌进驻中国市场方式多样,有开设专卖店和独立店、授权代理商等多种手段。只有少数代理商愿意和国外厂家签订代理协议,而通过正规途径合法取得进口品牌的代理权,尤其是一级代理权并非易事。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情况下,加工贸易、贴牌生产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和制造业的常态。企业为了降低生产与流通成本进行全球布局,无可厚非,但整个生产过程必须公开、透明。真正的进口家具有两件东西是可以提供的,一是证明产品全产地、或改变性质的生产在某个国家的“原产地证明”;二是合乎规范的明码标价签。

由此,专家指出,“假洋品牌”虽是一些商家为牟暴利采用的不道德或违法欺骗手段,但暴露出我国监管体系仍存在诸多漏洞。家具进口要通过工商、质检、海关等一道道的关口,而实际上,由于进口家具监管牵扯到多个部门,每个部门实行分段监管,就会出现监管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

法律界人士也指出,假洋货泛滥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监管和违规处罚的法律机制存在缺陷,法律约束软弱、监管失责、处罚不力导致企业屡屡以身试法。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对不法行为规定的责罚或含糊不清,或处罚较轻,还有的甚至没有责罚,客观上导致企业违规违法成本较低。